上个月结束的卡塔尔世界杯上,无数中国球迷对这场被称为“诸神黄昏”的足球盛宴或喜或悲。 但很少有人关注的是,去年11月18日,就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两天,中国足球队刚刚在印度夺得了一座冠军奖杯——2022年亚太盲人足球锦标赛。 。
这是中国盲人运动员第七次获得此项赛事冠军,同时也获得了2024年巴黎残奥会的入场券。
十年来,中国盲足在亚洲保持一流水平,在世界上也有不俗表现。 曾获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银牌、2010年盲足世界杯季军、2016年里约残奥会季军。 第四名等等。
盲人足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欧洲。 2004年雅典残奥会,盲人足球首次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 那时中国还没有什么关于失明的事情。
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2005年,许多省份成立了盲人足球队,为国家队培养和选拔人才。 这也是后来一切辉煌的起点。 然而,当时国内还没有盲人足球制造商,也没有人知道如何进行盲人足球训练或比赛。
那么,盲人足球队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取得辉煌成绩的呢? 成绩的背后,队员们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王亚峰是中国第一批盲人男子足球运动员之一。 后来他担任了国家队队长。 他经历了中国盲足从0到1的发展,现在担任盲足教练。 他的故事可能会揭示这些问题。
01空白
2005年10月10日,为组建省队、选拔北京残奥会人才,福建省残联派出新任首任盲足教练邹宏谋到福州市盲人学校寻找人才。 我的足球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年我15岁,是盲人学校初中的学生。 我对足球的第一印象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 当时中国队打进了决赛,全国都在关注,我们盲人也不例外。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幻想着在绿茵场上传球、传球、投篮。 当然,这样的场景只会在我的脑海里静静地上演。
那时我从未听说过盲人足球作为一项运动。 不仅是我,连新上任的主教练邹宏谋都没有听说过。
邹教练曾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和一名裁判。 47岁,在福州市仓山区文化体育局工作。 福建省残联一位负责文化体育的领导找到了他,交给了他这个无人知道如何下手的任务。 还记得选拔那天,学校把二、三年级的三十多个男生召集到操场上。
我听见邹教练的声音很低沉,很凶狠。 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盲人足球:这是一种五人制足球比赛。 除守门员和引导员有视力外,其他队员均为视力障碍。 说完,他晃了晃手中的足球,球发出清脆的铃声。 球员选择的标准有三个:听力、身体协调性和方向感。
不言而喻,听力很重要。 健全人靠眼睛,盲人靠声音。 在盲足比赛中,不仅足球有声音,球员奔跑时也会发出“嘿嘿”的声音。 我队的向导站在对方球门后面,指挥球员的行动。 相反,观众必须保持沉默,只有在进球时才能发出声音。
那天,邹教练扔了一个带铃的球,让我们蒙上眼睛找球足球运动员大腿粗,测试听力。 我们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看看我们的协调性和方向感如何。 邹教练站在操场边上,发出了声音。 我们应该以此为参考。 在行走和移动之后,我们还可以知道自己面向哪个方向以及大致所在的位置。 经过三轮考察,邹教练选拔了包括我在内的十几名男生,组成了福建省盲足队。
在我的印象中,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是十六、十七岁。 有些学生入学较晚,已经十八、十九岁了。 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地区。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同,有的人强壮,有的人骨瘦如柴,但我们也无能为力,毕竟只有这些人,所以别无选择。 然而,与今天盲校的孩子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灵活。 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好的照顾,但缺乏锻炼。 那时候,一切都是一片空白,甚至没有人明白盲足的规则。
残联将国外盲人足球比赛视频分发给省残联,供各省自行学习。 上级派裁判员出国考察,回国后再向各省传达。 在沟通的过程中,理解上的偏差在所难免。
如何算犯规,如何判断犯规,很多细节都是在后来的比赛中逐渐总结出来的。 条件有多差? 这么说吧,连球都算不上。
一开始,省残联给了邹教练一个带铃的球,对,就一个。 足球很容易磨损,玩久了里面的铃声也会减弱。 一个球肯定是不够的,但当时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这样的球,所以邹教练干脆自己做了。 他在一个普通足球上切开一个小口,将铃铛粘在足球内壁上,然后将其缝合起来。
没有为盲人提供的正式足球场。 我们只能在盲人学校粗糙的水泥地上训练。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摔倒,弄伤膝盖和肘部。 我的一个队友撞到了水泥地边缘的平台上,他的胫骨前面的肌肉被拉伸了。 盲人足球场比健全人足球场小,长38米至42米,宽18米至22米。 周围有1米高的围栏,并用海绵包裹,以减少碰撞造成的伤害。
我们连球场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围挡,但如果训练场地不规则,我们的空间感就训练不出来。
于是,邹教练拆掉了床板,做了围栏。 他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甚至找到钢管,亲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球门。
记得早期,盲人足球门宽3米,高2米。 2016年里约残奥会后,改为宽3.66米、高2.14米,均比普通球门小。 为什么不直接买这些东西呢? 一开始条件不允许。 当时没有厂家生产它们,团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
2005年,福建省盲足队刚刚成立(左二为王亚峰,左三为教练邹宏谋)
02 摸着石头过河
说实话,入选省队后,我并没有感觉自己的梦想实现了。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足球未来能给我带来什么。 我想我最终还是要进入按摩行业。 当时,我们盲人学校的初中生,除了一些文化课外,都学习了按摩手法。
我还是很担心,一个盲人怎么能踢足球呢? 你是一个拥有完美视力的人。 想象一下闭上眼睛,站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你还敢大胆奔跑吗? 你总会觉得前方有障碍,心里有恐惧,很难迈出这一步。 你甚至害怕双脚离开地面,太不安全了,更何况跑、跳、打……这就是我们盲人的感受。
然而,无论我当时怎么想,我的足球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上足球课。 他说他正在学习足球,但他首先学会的是跑步。 对于盲童来说,在黑暗中奔跑可能会很可怕。 邹教练发明了一个方法。 他握着我们的手,在球场上慢慢地走,然后慢慢地跑。
先熟悉场地,再熟悉跑步的感觉。 当我们牵着手的时候一切都很好,但是当我们第一次放手让自己奔跑时,我们常常在奔跑中撞到对方。 大概过了一个月,我们终于敢一个人跑了。
感觉非常轻松和愉快,这是我以前从未感受过的。 还记得有一位队友跳到空中后非常兴奋,大喊:教练,我会飞了! 如何教盲人踢足球? 邹教练一开始也是“野”的。 他原本想让我们像身体健全的人一样用脚外侧打球、运球。
但即使以我现在的水平,我也无法连续击球。 邹教练去北京短期学习,但大家都没有经验,什么也说不出来。 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 教盲脚就像解决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分解为多个步骤。 以我们最容易出错的射击镜头为例。 这是一个瞬间完成的动作,但需要调动身体许多部位的肌肉,从脚到小腿、膝盖,到大腿、臀部和上半身。
如此复杂的协调对于盲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教练只能分解连贯的动作进行教学:投篮时如何踩支撑脚、腿部摆动的幅度、触球的位置、发力的感觉……我们看不到,只需用手触摸教练的肌肉,感受肌肉收缩的强度、力度、形状。 比如他的小腿肌肉瞬间用力收缩,呈现出一种紧绷的感觉,感觉非常的有力。
我们努力模仿,等待教练纠正。 他会指出你的爆发力是否足够,你的力量输出速度是否慢,我们会进行调整。 最常见的情况是你以为你学会了,但实际上你做出的动作是畸形的。 原因很简单。 舞者必须在镜子前学习跳舞,但我们看不到镜子,无法得到直接的反馈,所以没有捷径,只能靠反复练习。 通过更多的重复,正确的动作可以成为身体记忆。 听球的声音也很重要。 当足球滚动时,铃声会持续响起。 这种声音包含了很多信息,比如球的位置、距离、速度、力量等。
队友传球时触球的声音也有大小不同。 如果是“砰”的一声巨响,说明通过的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强。 你的反应也一定要快,不能慢的过去。 盲人足球一般没有高球,以地面传球为主。 因为一旦球到达高空,球员就听不到球的声音足球运动员大腿粗,也很难确定球会落在哪里。 我们还必须克服自我保护的本能。
起初,我听到铃声,感觉到球飞向我,下意识地想用手挡住,或者感觉到防守球员冲上来,下意识地避开。 邹教练不会只是鼓励我们冲上去。 他告诉我们,首先要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主动发出“嘿嘿”的声音来提醒别人。
当我们刚学会为足球而奋斗的时候,有的队友只是跑着,忘了发出声音,有的只是喊叫,但身体却被冻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脚步声判断某人是否是我们中的一员。 我有一个队友,他跑步的声音相对来说不太灵活,脚步也有点拖沓。 我一听就知道是他。
不过,到了比赛的时候,大家还是靠语言来交流。 在国内玩很有趣,因为如果你说普通话,你的对手就能听到你想做什么,所以球队都说方言。 当队友用福州话喊出“夏迪”时,我就知道他要把球推到底线附近,然后传到对方球门。 然后我就得冲过去接住球。
2005年12月,成立不到两个月,福建盲足队就参加了首届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 我们是本次比赛训练时间最短的球队,但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将球控制在脚下,也能进行一些技术传球。
最终,福建队获得第五名。 这让我们相信培训是有效的。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比赛,也是我第一次在标准盲人足球场上踢球。 一直在水泥地上踢球,此时我才发现,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是那么的光滑、舒服。
2005年,福建省盲足队参加首届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前排左一王亚峰)
03 残奥会集结
2007年5月,福建盲人足球队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亚军。 我打进了7个进球,跻身射手榜前列。
比赛结束后,我接到了邹教练的电话。 他用一贯的低沉语气说道,收拾行李,准备去国家队集训。 说实话,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平静。 没有任何起伏。 我觉得是时候达到这一点了。
本次集训的任务是备战2007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二届亚锦赛。集训队有十几名队员,都是从省队选拔出来的优秀队员。 我们盲人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认人。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多世界各地的方言,感觉很新鲜。 尤其是东北人说话很有趣,口音也很生动。 那也是我第一次去海边。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从来没有见过海。
海浪声似乎永不停歇,海风的味道咸咸清新。 站在海滩上,虽然看不到,但能感觉到它很开阔。 亚锦赛结束后,所有训练的重点都转向了北京残奥会。 毕竟,中国从2005年开始盲目起步以来,一切都是为了残奥会。
训练的二十多位运动员中,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进入集训队并不一定就能参加残奥会。 最终,只有 10 名运动员进入了大名单——2 名守门员和 8 名场上球员。 大家都在努力,有的球员甚至主动加练。 邹教练当时也在训练组里,有时他也会给我做一些单独的训练。
直到距离残奥会还有两个月,参赛名单才最终确定。 福建队共有三名球员入选,我很荣幸能跻身其中。 邹教练也成为了这支球队的助理教练——经过两年的努力,福建队已经成为省队中的一流球员。
比赛前,残联领导过来鼓励我们,但从上到下,没有人问名次,也没有人给我们压力。 他们只是要求我们全力以赴。 当然,后来我们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男子盲人足球比赛(来源:人民网)
第一场比赛,我们击败了英国队。 令人兴奋的是,中国盲脚队成立仅两年多,就能够击败这支欧洲强队。 随后,我们先后击败了阿根廷、韩国、西班牙,并在决赛中遇到了上届残奥会盲足冠军、世界强队巴西队。 每赢一场比赛,外界就会更加关注我们。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场决赛。 第一分钟,我沿左侧带球突破,但进入对方禁区后,由于防守球员的干扰,始终没能射门。 巴西队的核心球员是10号阿尔维斯。 当年他在盲人足坛的地位就相当于今天的梅西。 在他的带领下,巴西队的进攻速度非常快。
第5分钟,阿尔维斯带球杀入禁区。 我的队友不小心把他撞倒在地,裁判判罚了点球。 幸运的是,我们的门将夏峥判断正确,扑出了点球。
此后两队多次创造机会,但均未能进球。 直到第23分钟,夏峥再次扑出对方的射门。 我们组织了一次快速反击。 我把球从中路一路带入禁区。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把球踢了起来。 球飞进球门死角。 我们1:0领先巴西队。 此后,巴西队也获得了不错的射门机会。 幸好队友及时解围,足球击中门柱。 上半场我们坚持了下来。
下半场开始后,巴西队的进攻依然强劲。 很快,我方犯规,给了对方任意球机会。 又是阿尔维斯主罚,这一次球进了。比分扳平后,两队的争夺更加激烈,身体碰撞也增多。 我们队长李小强在一次防守中被对方撞倒在地,不得不离场处理伤势。
此后双方创造了多次机会,但都没有打破僵局。 直到最后一刻,我们的失误导致巴西队再次获得点球。 这次是席尔瓦主罚点球。 最终我们以1:2负于对手,获得亚军。
东京残奥会,中国盲足队队员在赛场上(来源:新华社)
虽然有些遗憾,但大家还是很高兴。
中国盲足队首次亮相残奥会舞台足球运动员大腿粗,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我们后来分析,除了受益于国家体系的支持之外,也是因为中国的瞎脚从未出现在世界大赛上。 那些传统强队不了解我们的风格,很难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 有一种突然出现的感觉。 的一种感觉。
另一个原因是战术。 毫不夸张地说,欧美球员的体质和我两个一样好。 亚洲选手个子偏矮,仅靠身体对抗,属于劣势。 不过,自组队以来,中国盲足队一直在加强队员的速度和灵活性。 如果身体无法与他们抗衡,那就比他们更快、更敏捷。 战术上,我们采取了整体防守。 我们没有与对手进行一对一的身体对抗,也没有将防守压力强加给某个球员。 而是用一些阵法,层层削弱对方的攻击力。
当然,2008年残奥会在天时地利在北京举行。 在主场比赛,我们对环境和气候非常熟悉,这给我们带来了心理优势。 看台上的观众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他们赛前的欢呼声特别热烈,能够激起球员们的兴奋情绪。 足球其实需要激情。
比赛结束后,我拿走了两件球衣,一红一白,至今还珍藏在我的家里。 有人向我们描述,球衣上绣着祥云。
鉴于我们在北京残奥会上的出色表现以及随后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国内盲足环境终于得到改变。 球队多了,也有生产盲人足球的厂家了。 2010年前后,福州盲人学校和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管理中心为盲人修建了标准足球场。 在此之前,我们进行了五年的混凝土培训。
福建的两个体育场在当时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外省球队大多在普通操场训练,较好的球队则租用普通体育场馆。 到现在为止,福建省还只有这两个体育场,但足够进行盲足训练了。
04可能性
我们这一代的球员非常幸运。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推动了我国盲人足球项目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了学习足球的机会。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我的膝盖再次受伤。 我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快跑、急停和起步,只能告别绿茵场,离开国家队。 在国家队的十年里,我一共打进了二十、三十个进球,在福建队则打进了七十多个进球。 今天,我也是一名盲人足球教练。
2021年,王亚峰短暂复出,代表福建队参加第十一届残奥会盲足比赛(卢丽万提供图片)
这是我以前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我出生在福建省永泰县的一个小山村。 我出生时患有B1级视力障碍(注:这意味着完全失明)。 我的童年是无色的,而且由于我的视力障碍,我的朋友很少。
8岁时,家人把我送到了福州盲人学校。 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我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后来,因为足球,我获得了认可,也逐渐建立了自信。 现在,如果有人问起我的眼睛,我会平静、平静地告诉他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是足球让我敞开了心扉。 我真的很享受能够在绿茵场上奔跑并控制足球。 一般来说,盲人走路时往往会出现“失明”现象。 他们的肌肉紧张,不够放松,总是有点胆怯。 然而,我们这些练过足球的人,盲目性少了一些,动作更自然,昂首挺胸。
这种自信不仅仅表现在球场上。 因为比赛,我去了不同的国家,参加了不同的比赛,认识了不同的人,这让我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 现在我可以畅所欲言,因为这些经历给了我信心。
我现在作为一名教练的意义感部分来源于此。 适合盲人的运动项目并不多。 我想通过足球让盲童变得更加自信。 如果有好的前景想发展成为职业选手,我希望帮助他们创造机会。 即使你不能成为职业选手,你仍然可以保持健康并培养爱好。 这样,他们的人生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0年盲足世界杯,中国盲足队获得季军,王亚峰当选“最佳运动员”
中国盲脚成绩一直都很好,但目前主要依靠老球员的支持。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家庭都不愿意送孩子去受这种苦。 如果没有孩子愿意踢足球,足球运动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在国家队,我有一个队友,叫余宇佐。 我们是小学同学,一起进了省队、国家队。 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 于玉卓依然坚持在场上打球。 作为一名老将,他不希望球队停止比赛并继续提供帮助和领导。
但要全职打盲脚还是太难了。 各省盲人足球队划拨资金十分紧张。 没有办法支持球队的长期训练,也没有品牌赞助盲人足球队的球鞋和装备。
即便是国家队,也只是在赛前组队进行提前训练,并没有进行长期训练。 在我退役之前,我每年参加一次国内比赛和一次国际比赛。 对于大多数省队球员来说,每年只有一次参加国内比赛的机会。 我是2010年从盲人学校毕业的,接下来的几年,没有比赛的时候,我基本上就和父母待在家里,也曾短暂从事过按摩行业。
不只是我,很多球员(包括国家队队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按摩,毕竟可以有稳定的收入。 比赛时间到了,大家提前集合起来进行训练。 比赛结束后,球队解散。 突然的集训,其实会打乱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正是因为大家热爱足球,才放下生计,回归赛场。
日本有盲人足球联赛,但中国盲足一直没能走向职业化。 球员们已经向残联部门汇报是否可以找到企业赞助,以增加盲足的影响力。 这样,盲人足球就可以像健全人足球一样更加系统化地运作,球员也能有稳定的收入。
在中国,我觉得从国家层面来说,盲足运动是非常重视的,盲足训练的经费也比早期增加了很多。 但从公众角度来看,很多残疾人体育项目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企业赞助的机会也很少。 希望未来这项运动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盲人投身到这项事业中。
不仅仅是足球,我总觉得盲人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盲人朋友大多从事按摩行业,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也开按摩店。 有些人回到学校当老师或在当地残联工作。 只有极少数盲人朋友学习音乐并担任钢琴调音师、驻场歌手或速记员。
早年,我曾出国比赛,还专程参观过当地的一所盲人学校。 除了我们能想象到的工作外,外国盲人朋友还从事律师、销售等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近年来,社会对盲人变得更加友好。 与过去不同的是,当人们提到残疾人时,他们会把他们与“无法照顾自己”联系在一起。
我们应该鼓励盲人朋友尝试不同的职业选择。 我了解到,中国已经出现了盲人经营的咖啡店,还有一些盲人也在制作有声读物。
我现在的生活比当运动员时平静多了。
在学校,我花时间和学生在一起。 盲童与外界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但我知道他们需要我。
在球场上,如果你帮助或者夸奖一个年轻球员,他会很尴尬,但他的声音会变得很高兴。 他的世界已经一片黑暗,他需要别人关注他们、倾听他们。
是足球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今天的生活。 我也希望同学们的未来更加光明。 虽然我们看不到世界,但我们希望世界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